转自国资小新
两会期间,在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下,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、中央企业媒体联盟联合人民网、新华网,共同推出“对话新国企”系列融媒体访谈,主题聚焦“奋进‘十四五’”,邀请10多位中央企业董事长、总经理,两会代表、委员,着眼“十四五”规划,纵论国资央企改革发展新布局、新举措。3月3日起,“对话新国企·奋进‘十四五’”系列融媒体访谈在“国资小新”新媒体矩阵、国资委网站、《国资报告》杂志及海外传播平台、人民网、新华网等平台正式上线。
今天,小新为大家带来“对话新国企”系列融媒体访谈第三期,对话全国人大代表,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、董事长温枢刚。
▲“对话新国企”系列融媒体访谈第三期在新华网首页上线
“能源科技创新将迎来新机遇。”全国人大代表,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、董事长温枢刚说。
近日,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,新华网联合国资委新闻中心、中央企业媒体联盟共同推出《对话新国企 奋进“十四五”》系列融媒体访谈,温枢刚在做客新华网融媒体访谈时表示,新技术革命正加速能源产业结构、商业模式、技术体系和管理机制变革。面对新挑战,把握新机遇将是能源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
推进能源供应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
“察势者智,驭势者赢”。温枢刚认为,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中国能源发展也将转入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,这既是我国能源建设的客观成就和生动写照,也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显著趋势和客观要求,必将为和记娱乐的产业发展、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。
如何准确把握发展的新趋势、新机遇、新挑战和新要求?温枢刚表示,从未来发展来看,能源行业低碳化、电气化、智能化、市场化、一体化、国际化的“六化”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。
与之对应,新能源、高端装备、绿色环保等产业将迎来新机遇。国家能源局预测,“十四五”末全国发电装机将达到30亿千瓦左右,“十四五”年均增长4.3-5.2%。综合来看,我国能源电力需求存在较大发展空间。与此同时,随着“3060”目标的指引和“倒逼”,非化石能源、绿色发展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。
在温枢刚看来,更加不容忽视的,是能源科技创新将迎来新机遇。他表示,新技术革命正加速能源产业结构、商业模式、技术体系和管理机制变革。新一代新能源、储能、氢能,包括新材料等,可能成为能源科技竞争下一个制高点。
“进入新发展阶段,能源供应保障不仅要安全高效,而且要清洁低碳,从‘有没有’转向‘好不好’”。温枢刚提出,要持续推进从保障供应向增加有效供给转变、从规模扩张向注重效益提升转变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,从而推动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坚持在能源安全保障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
基于这些思考,温枢刚表示,中国华电将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、以深化改革激活力、以高质量党建为保障,按照“5318”发展目标,努力实现发展质量更“高”,经济效益更“优”,创新能力更“强”,市场开拓更“广”,治理效能更“好”和品牌形象更“佳”。
到2025年,中国华电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力争达到50%,努力实现碳达峰。落实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要求,在质量、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,实现规模实力的持续增长。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国际业务收入力争较“十三五”翻一番,努力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。
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、关键之年。就中国华电全面深化改革措施,温枢刚表示,中国华电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特点,制定了《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和《改革三年行动工作台账》,以“钉钉子精神”抓好改革各项举措落实落地,确保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,确保2021年完成三年改革任务的70%以上。
积极响应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要求 推动绿色转型升级
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,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,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这一承诺体现了大国担当,也为中国能源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。
温枢刚表示,中国华电作为中央骨干能源企业,必须准确判断国内外环境变化,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国有能源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使命担当。“首先要坚决贯彻落实‘四个革命、一个合作’能源安全新战略,做好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‘稳定器’和‘压舱石’;其次是低碳化,‘十四五’期间,中国华电将继续认真践行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理念,积极构建‘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’能源体系,把推进‘碳达峰、碳中和’作为重点任务之一,力争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50%,努力实现碳达峰。”
温枢刚表示,目前,中国华电正在抓紧制定碳达峰的行动方案,加大力度发展风光电,着力下好“建”“选”“储”三步棋,推动形成建设一批、优选一批、储备一批的发展格局,持续推进水电开发,努力打造精品工程,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,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,加快创建世界一流能源企业。
温枢刚介绍了中国华电接下来的具体举措: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,基地式、规模化开发,集中式、分布式应用。二是持续发展水电,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开发,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基地开发。三是探索开展新兴业务,按照“两个一体化”布局要求,积极稳妥推进储能、氢能、智慧能源等新兴业务。“这是新要求,也会给和记娱乐带来新的机遇。”
在温枢刚看来,积极响应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要求,推动绿色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、十分紧迫。在可再生能源大发展的背景下,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,以管理、成本等为主导的内涵型发展将愈加重要。“谁的项目选得优,谁的造价控制好,谁的管理水平高,谁就拥有相对竞争力。”
当好科技创新主力军 解决关键核心技术“卡脖子”问题
近些年来,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,科技创新被提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高度。温枢刚指出,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,是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的骨干力量和国家队。“和记娱乐要责无旁贷地当好技术创新主力军、排头兵。要真正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‘卡脖子’问题上,勇挑重担、敢打头阵。”
温枢刚介绍,近几年来,中国华电首先加大了科技攻关力度,成立包括8名院士在内的专家咨询委员会,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和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大会,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,制定重点研发项目计划,十大重点科技项目。在体制机制上,加强公司中央研究院的职能建设,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加大。9家电厂试点建设数字电厂,加快建设数字煤矿,同时主导、参编国际标准,实现了国际标准编制方面零的突破。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技术奖97项,授权专利近5000项。2020年,中国华电紧盯央企联合攻关项目、补短板项目和国家重点专项,关键核心技术“卡脖子”问题攻关再获重大突破,公司在国内率先构筑起覆盖火电、水电、风电、电网的“睿”系列电力自主可控工控产品。“这些方面华电自主可控技术已经成熟,并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。”
温枢刚表示,华电下一步将继续整合社会创新要素,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。这一目标将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:一是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。深化统筹科技布局,加强高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,争当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。二是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积极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攻关项目,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、技术创新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。同时,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应用,积极承担国际、国家、行业技术标准制订,包括国际标准的制定。三是加快推进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创新发展。推进企业从单纯的生产商向生产服务、多能服务和生态服务转型。积极培育新业态,打造新的效益增长极。
小新为您梳理了访谈中嘉宾的精彩观点
转自国资小新
两会期间,在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下,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、中央企业媒体联盟联合人民网、新华网,共同推出“对话新国企”系列融媒体访谈,主题聚焦“奋进‘十四五’”,邀请10多位中央企业董事长、总经理,两会代表、委员,着眼“十四五”规划,纵论国资央企改革发展新布局、新举措。3月3日起,“对话新国企·奋进‘十四五’”系列融媒体访谈在“国资小新”新媒体矩阵、国资委网站、《国资报告》杂志及海外传播平台、人民网、新华网等平台正式上线。
今天,小新为大家带来“对话新国企”系列融媒体访谈第三期,对话全国人大代表,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、董事长温枢刚。
▲“对话新国企”系列融媒体访谈第三期在新华网首页上线
“能源科技创新将迎来新机遇。”全国人大代表,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、董事长温枢刚说。
近日,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,新华网联合国资委新闻中心、中央企业媒体联盟共同推出《对话新国企 奋进“十四五”》系列融媒体访谈,温枢刚在做客新华网融媒体访谈时表示,新技术革命正加速能源产业结构、商业模式、技术体系和管理机制变革。面对新挑战,把握新机遇将是能源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
推进能源供应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
“察势者智,驭势者赢”。温枢刚认为,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中国能源发展也将转入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,这既是我国能源建设的客观成就和生动写照,也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显著趋势和客观要求,必将为和记娱乐的产业发展、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。
如何准确把握发展的新趋势、新机遇、新挑战和新要求?温枢刚表示,从未来发展来看,能源行业低碳化、电气化、智能化、市场化、一体化、国际化的“六化”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。
与之对应,新能源、高端装备、绿色环保等产业将迎来新机遇。国家能源局预测,“十四五”末全国发电装机将达到30亿千瓦左右,“十四五”年均增长4.3-5.2%。综合来看,我国能源电力需求存在较大发展空间。与此同时,随着“3060”目标的指引和“倒逼”,非化石能源、绿色发展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。
在温枢刚看来,更加不容忽视的,是能源科技创新将迎来新机遇。他表示,新技术革命正加速能源产业结构、商业模式、技术体系和管理机制变革。新一代新能源、储能、氢能,包括新材料等,可能成为能源科技竞争下一个制高点。
“进入新发展阶段,能源供应保障不仅要安全高效,而且要清洁低碳,从‘有没有’转向‘好不好’”。温枢刚提出,要持续推进从保障供应向增加有效供给转变、从规模扩张向注重效益提升转变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,从而推动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坚持在能源安全保障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
基于这些思考,温枢刚表示,中国华电将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、以深化改革激活力、以高质量党建为保障,按照“5318”发展目标,努力实现发展质量更“高”,经济效益更“优”,创新能力更“强”,市场开拓更“广”,治理效能更“好”和品牌形象更“佳”。
到2025年,中国华电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力争达到50%,努力实现碳达峰。落实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要求,在质量、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,实现规模实力的持续增长。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国际业务收入力争较“十三五”翻一番,努力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。
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、关键之年。就中国华电全面深化改革措施,温枢刚表示,中国华电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特点,制定了《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和《改革三年行动工作台账》,以“钉钉子精神”抓好改革各项举措落实落地,确保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,确保2021年完成三年改革任务的70%以上。
积极响应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要求 推动绿色转型升级
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,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,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这一承诺体现了大国担当,也为中国能源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。
温枢刚表示,中国华电作为中央骨干能源企业,必须准确判断国内外环境变化,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国有能源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使命担当。“首先要坚决贯彻落实‘四个革命、一个合作’能源安全新战略,做好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‘稳定器’和‘压舱石’;其次是低碳化,‘十四五’期间,中国华电将继续认真践行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理念,积极构建‘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’能源体系,把推进‘碳达峰、碳中和’作为重点任务之一,力争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50%,努力实现碳达峰。”
温枢刚表示,目前,中国华电正在抓紧制定碳达峰的行动方案,加大力度发展风光电,着力下好“建”“选”“储”三步棋,推动形成建设一批、优选一批、储备一批的发展格局,持续推进水电开发,努力打造精品工程,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,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,加快创建世界一流能源企业。
温枢刚介绍了中国华电接下来的具体举措: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,基地式、规模化开发,集中式、分布式应用。二是持续发展水电,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开发,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基地开发。三是探索开展新兴业务,按照“两个一体化”布局要求,积极稳妥推进储能、氢能、智慧能源等新兴业务。“这是新要求,也会给和记娱乐带来新的机遇。”
在温枢刚看来,积极响应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要求,推动绿色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、十分紧迫。在可再生能源大发展的背景下,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,以管理、成本等为主导的内涵型发展将愈加重要。“谁的项目选得优,谁的造价控制好,谁的管理水平高,谁就拥有相对竞争力。”
当好科技创新主力军 解决关键核心技术“卡脖子”问题
近些年来,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,科技创新被提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高度。温枢刚指出,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,是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的骨干力量和国家队。“和记娱乐要责无旁贷地当好技术创新主力军、排头兵。要真正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‘卡脖子’问题上,勇挑重担、敢打头阵。”
温枢刚介绍,近几年来,中国华电首先加大了科技攻关力度,成立包括8名院士在内的专家咨询委员会,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和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大会,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,制定重点研发项目计划,十大重点科技项目。在体制机制上,加强公司中央研究院的职能建设,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加大。9家电厂试点建设数字电厂,加快建设数字煤矿,同时主导、参编国际标准,实现了国际标准编制方面零的突破。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技术奖97项,授权专利近5000项。2020年,中国华电紧盯央企联合攻关项目、补短板项目和国家重点专项,关键核心技术“卡脖子”问题攻关再获重大突破,公司在国内率先构筑起覆盖火电、水电、风电、电网的“睿”系列电力自主可控工控产品。“这些方面华电自主可控技术已经成熟,并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。”
温枢刚表示,华电下一步将继续整合社会创新要素,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。这一目标将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:一是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。深化统筹科技布局,加强高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,争当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。二是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积极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攻关项目,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、技术创新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。同时,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应用,积极承担国际、国家、行业技术标准制订,包括国际标准的制定。三是加快推进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创新发展。推进企业从单纯的生产商向生产服务、多能服务和生态服务转型。积极培育新业态,打造新的效益增长极。
小新为您梳理了访谈中嘉宾的精彩观点